借助试管助孕的目的是什么?移植数量和妊娠率之间的平衡,试管助孕到底该移植几个胚胎?

移植两个胚胎的成功率更高,为啥只给我移植一个?我们都知道,试管助孕真的是一个漫长且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财力的过程。于是,有不少人就产生了“先怀上再说”的想法,而忽略了“分娩健康的宝宝”这个最重要的结局。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在2018年颁布的《规范指南中国行》中,有《关于胚胎移植数目的中国专家共识》如下:(部分内容)

除此之外,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证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在降低了多胎妊娠率的同时,累积妊娠率维持不变,也就意味着减少胚胎移植数目,并不降低累积妊娠率。在试管婴儿技术操作人员水平专业的前提下,胚胎移植数量和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关系不大。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讲为什么生殖医院会选择移植单胎而不是双胎的背后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试管家庭。

借助试管助孕的目的是什么?移植数量和妊娠率之间的平衡,试管助孕到底该移植几个胚胎?

借助试管助孕的目的是什么?

能够借助试管技术,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我想这是我们借助试管助孕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面对移植,医生也同样保持这样的初心。要在活产率和移植胚胎的数量中寻求平衡。

(1)多胎的风险,不容忽视

移植两个胚胎,尤其是移植两个到达了囊胚阶段的胚胎,一旦都着床和发育的话,就会带来诸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双胎妊娠。你或许认为这还挺好,一次搞定两个,还不用备孕二胎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多胎妊娠的危害

流产危险性增大,胎儿个数越多,流产率就越高。胎儿畸形率比单胎高数倍。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为12%,这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贫血的发生率比单胎高,而贫血会导致胎儿缺氧,生长迟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发生率为单胎妊娠的3倍,症状出现早且重症居多,子痫发症率亦高。

多胎妊娠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大,容易导致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很多有意向怀单胎的患者朋友们会觉得,现在减胎技术这么发达,移植2枚胚胎,妊娠后可以再减胎嘛!但是减胎技术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它可能会造成:

(1)出血、宫内感染、脏器损伤

(2)一次减胎失败需再次减胎

(3)减胎术后完全流产

(4)减胎术后保留的胚胎无法保证安全。

实施选择性单胚移植,以降低多胎率,获得单胎足月活产为全球ART目标和趋势。选择性单胚移植可明显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显著降低早产率及低体重儿率、显著增加足月活产率。单胚移植相对于双胎移植能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并不影响其累积活产率。在决定移植胚胎数量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为追求高的临床妊娠率而忽视了其他的重要因素。

借助试管助孕的目的是什么?移植数量和妊娠率之间的平衡,试管助孕到底该移植几个胚胎?

移植数量和妊娠率之间的平衡

以国内某生殖中心统计2019-2022年的数据为例,其中移植两枚3天胚胎的,共有4076个周期,一次移植两枚囊胚的共1359个周期。如果移植的是两枚3天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平均达到54.5%,而多胎率平均为29,4%;如果移植两枚囊胚的话,妊娠成功率平均可以达到64%,但是会带来44.7%的多胎妊娠率。

(1)年龄<35岁可以这样移植

从这个数据上看,移植两枚胚胎的移植成功率远远高于单独移植一枚胚胎,但是都会带来相应的多胎率,尤其是囊胚,带来了更高的多胎妊娠率。因此,整体上为了保证妊娠率,同时又尽可能避免多胎;如果是初期胚,通常会移植两枚,如果是囊胚的话,则是建议移植一枚。这也是临床医生的主流选择。如果胚胎数量可观,同时年龄也小于35岁的话,遵循这个移植原则,问题不大。

(2)年龄>35岁移植双胎需谨慎

接下来再来聊聊,如果年龄偏大,同时胚胎数量又偏少,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大龄卵少的姐妹来说,胚胎实在过于珍贵,可以选择易孕体质调理,边攒胚胎边移植。而这类的姐妹在移植时,如果可以选择,我们会建议单胚胎移植。

给出这样的移植考量,是因为对于个体而言,过度关注整体人群的统计学数据,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我们的结果只有0和100%,没有中间值。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更多是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与其关注数据,不如更好的认知自身,找到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积极的调理改善更为实际。

总之,希望各位试管助孕家庭能明白我们来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终极目标是生育一个健康宝宝、让一个家庭完整且幸福。所以,移植胚胎数并不是多多益善,遵循医嘱,衡量利弊,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客观条件的移植策略才是最优选择。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资讯整理:试管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vf-8.com/show-4577.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联系我们

扫码咨询试管婴儿

QR code